新闻中心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新闻中心 >微量溶解氧检测的标准是什么?

微量溶解氧检测的标准是什么?

更新时间:2024-12-16   点击次数:80次
  微量溶解氧检测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‌。它主要测量水中溶解的氧气量,对于评估水质状况、辅助水处理工艺以及保障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‌。
  
  ‌微量溶解氧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‌:
  
  1、碘量法‌: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碘,根据碘的析出量计算溶解氧含量,但步骤繁杂,不适合现场测定‌。
  
  ‌2、电极极谱法‌:利用电化学原理,通过测量扩散电流计算溶解氧浓度,步骤简单快捷,仪器价格相对低廉‌。
  
  ‌3、荧光法‌:利用荧光物质在蓝光照射下的猝息效应,测量激发红光与参比光之间的相位差,计算氧分子浓度,具有响应时间快、测量结果稳定的特点‌。
  
  ‌4、电化学探针法‌:通过测量氧分子通过隔膜时产生的扩散电流来计算溶解氧浓度,测量速度快、结果稳定、数据准确‌。
  

微量溶解氧检测

 

  ‌微量溶解氧检测的应用广泛‌,包括工业用水处理、水质监测、环境保护、水产养殖以及科研实验等领域‌。通过定期检测,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,为水质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,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产品质量。
  
  微量溶解氧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‌:
  
  ‌1、电厂除氧器出口水样要求溶解氧含量在15ppb以下,正常值为10ppb‌。
  
  2、在某些应用场景中,如曝气池,溶解氧通常控制在1.0mg/L左右,以合理又节能‌。
  
  这些标准和指标确保了微量溶解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为水质监测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依据。